search

“青”尽全力,坚守地灾调查一线丨京地集团生态修复青年突击队在行动

【报送单位】: | 2024-11-11  


字体: [大字中字小字] [打印] [关闭窗口]

多年来,我集团紧紧围绕保障首都地质安全这一目标,积极作为、主动担当,在汛期地质灾害防治、突发地质灾害应急调查等方面充分发挥技术支撑作用。“京地集团生态修复青年突击队”是我集团结合矿山生态修复治理项目“23·7”灾后损毁调查评估工作,而组建的一支始终冲锋在“急难险重新”任务前沿的青年突击队。

该突击队成立于2023年9月,由我集团技术负责人农冬灵担任队长,队员由5个业务部所33名骨干组成。突击队自成立以来,坚持干在前、走在先、做表率,主要围绕地质灾害治理、矿山生态修复等领域,完成项目技术攻关、攻坚任务突击等各项任务,充分展现了我集团青年骨干积极投身首都地灾防治工作的决心和担当。

 

青春建工担重任

今年6月,随着北京市地灾隐患调查勘查项目正式启动,我集团生态修复青年突击队分为6个调查组,在队长农冬灵的带领下,奔赴门头沟、昌平、怀柔、密云、平谷等8个山区,全面开展地质灾害隐患点野外调查工作,进一步摸清全市山区地质灾害风险底数,为灾后重建规划、灾害预防、监测预警、避险搬迁以及地灾治理工程等工作提供基础依据。

 

探索创新解难题

该项目的实施是全面提升首都防灾减灾能力,切实提高城市抗灾韧性水平的重要举措。项目工作区总面积约八千多平方公里,调查内容主要包括斜坡单元、崩塌、滑坡、泥石流及地面塌陷等。其中,斜坡单元划分及其稳定性的调查分析,在北京地区尚无相关经验,且如此大规模的项目案例在全国范围内也并不多见。

为进一步统一斜坡单元的调整原则和调查方法,由队长农冬灵统筹,各组队员们在认真做好资料收集、经验分享等工作的基础上,通过技术培训、专家指导等方式,逐步总结摸索出适合北京地区的地质灾害斜坡单元调查方法,并着重对居民点、学校、景区、道路、矿山、水库等不同的威胁对象、不同的孕灾地质条件,明确了需要调查和记录的重点。

 

发挥作用保民生

在应对“8·9”强降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平谷调查组突击队队员们按照院和集团指示要求,迅速进入状态,10日一早,便赶往受灾现场,协助市规划自然资源委平谷分局开展汛后应急调查工作。队员们深知此次汛后应急调查工作责任重大、任务艰巨,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调查期间,他们加班加点、连续奋战,历时2天,共排查13个村28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并及时将调查情况和相关资料提交分局,为相关政府部门决策提供了准确及时的数据支撑。

此外,各组突击队始终与当地乡镇政府保持紧密联系,在做好项目调查任务的基础上,积极发挥专业优势,全力配合镇村干部做好突发地质灾害调查及雨后地质灾害应对等防汛减灾工作,并对受灾区域提出防范和治理建议。同时,他们还将已发生的地质灾害作为新增隐患点登记到项目台账,进一步完善了项目调查任务。面对汛情,他们积极响应、挺膺担当,为汛期突发地灾防治提供专业技术支撑,用责任与行动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严慎细实保质量

项目调查期间,突击队队员们在野外调查一线认真作业、详细记录,房前屋后,滑坡前缘、斜坡坡脚……每一处地灾隐患点都能看见他们的身影。每天结束调查返回驻地后,队员们更是第一时间将野外调查形成的几十张调查表录入项目自研发软件,并及时整理现场照片,把一天的工作做实做细,“白加黑”“5+2”已成为他们的工作常态。为确保调查成果质量,各调查组提前制定调查计划,定期开展技术交流,不断总结工作经验,严格执行“自检-互检-抽检”制度,将“三检”工作伴随全过程,做到出现问题,及时发现,尽早纠正,做好总结。

 

不惧“烤”验显担当

7月、8月正值高温酷暑,又是“七下八上”主汛期,项目时间紧、任务重,为有序推进项目进展,突击队队员们顶高温、冒酷暑,克服暴雨、蚊虫、陡坡、植被茂密等重重困难,穿行于各个地灾隐患点之中,始终坚守在地质灾害调查最前沿。每一件被汗水浸透的衣服、每一双被山路磨坏的鞋子,都是队员们坚守“忠诚、敬业、坚韧、奉献”精神的见证,也充分彰显了我集团青年突击队是一支能战斗、能奉献、能吃苦的队伍。

 

接下来,我集团生态修复青年突击队将继续发挥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用行动书写担当,以实干彰显作为,凝“青”聚力,铆足干劲,不断推动北京地灾调查勘查项目取得新进展,让青年突击队的旗帜在调查一线高高飘扬。


浏览量: